在我們清水小校,這樣的一個自學團體裡,生為國三生的我們,進了教室開始填寫國中升高中的自願表。大家皆為了自己的未來找想,有人想出國到愛爾蘭讀書,也有人單純認為想繼續在體制外自學,更有人開始對空大呼小叫,"我不要去讀這些學校","這種學校,不讀也罷"等等這類的話語,在當下頻繁的傳入我耳中。
我越想越懊惱,越想越不明白,「這些人,是有選擇的嗎,能選擇嗎?」舉例來說,我英文爛炸了,對於「跟外國人對話」這項能力一竅不通,而我想去美國當個留學生,那此時我該如何是好,該練習英文能力,還是繼續在日子中打混摸魚,等到天上掉下這能力?
再者,是真的"我不想讀這種學校",還是"我沒能力進這種學校"。
是國英數社字好到爆,但由於學校資源不足,無法適應校園生活。還是自己會的不多,才導致能選擇的項目變少,再演變而成"我沒能力進這學校"。而又為了掩飾這事實,改成「我討厭這學校,這不是我的料,我才不讀哩!」
真相究竟是什麼呢?我們走著瞧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